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辯證食療之濕熱痹阻證
//hzlcwl.cn2009-11-06 09:37:43 來源:全民健康網
摘要:烹制方法:將全部用料洗凈,煎湯,去渣留汁,去渣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2小時即可。食用方法:每日1次。烹制方法:將全部材料洗凈,放入藥袋。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zhong)醫(yi)(yi)“痹(bi)證”、“歷(li)節(jie)”等(deng)范疇,中(zhong)醫(yi)(yi)辨證常見為:濕熱痹(bi)阻證、寒濕痹(bi)阻證。
濕熱痹阻證
病因:久(jiu)居濕熱之地;過(guo)食(shi)肥甘厚味(wei)。
臨床(chuang)表現: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tong),活動(dong)受限(xian),晨僵,得熱加(jia)劇,遇(yu)涼稍解,口渴欲(yu)飲,搜赤便干(gan),舌紅苔黃(huang)膩(ni),脈糯(nuo)數。
食療原則:清熱除濕,宣痹通(tong)絡(luo)。
食療處方:
忍冬藤薏苡仁粥(zhou)
原料:忍(ren)冬藤(鮮(xian))60克(ke),通草9克(ke),防風9克(ke),薏(yi)苡仁90克(ke),粳(jing)米100克(ke)。
烹制方(fang)法:將全部用(yong)料(liao)洗凈,煎(jian)湯,去渣(zha)留汁,去渣(zha)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2小時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ri)1次。
防已桑枝煨母雞(ji)
原料(liao):防己(ji)12克,桑枝(zhi)30克,意(yi)茵仁(ren)60克,赤(chi)小(xiao)豆(dou)60克,老母雞1只。
烹制方法:將全部材料洗凈,放(fang)入藥袋。老母(mu)雞殺后,去(qu)毛及內(nei)臟,洗凈,將藥袋塞(sai)火雞膛(tang),放(fang)入沙鍋中,加(jia)適量水,文火煨爛。去(qu)藥袋,調味后即可食(shi)用。
食用方(fang)法(fa):食肉喝湯,3天食1只(zhi)。
石(shi)膏(gao)薏苡仁(ren)粥
原(yuan)料:粳(jing)米(mi)100克(ke),生石(shi)膏30克(ke),薏(yi)苡(yi)仁50克(ke),桂枝9克(ke)。
烹制(zhi)方法:將(jiang)石膏用紗布包好(hao),先(xian)煎20分鐘,將(jiang)薏苡(yi)仁(ren)、桂枝同放(fang)入鍋(guo)內,再煎20分鐘,去藥留(liu)汁,加粳米和適(shi)量清水,文火煮(zhu)成粥即可。
食(shi)(shi)用方(fang)法:佐餐食(shi)(shi)用,隨(sui)量(liang)服食(shi)(shi)。
晨練和散步不僅可增強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體質,促進其康復,而且可以增加關節的適當活動,從而減少關節僵直與畸形,減少殘疾的形成。其主要方法有[[編輯推薦:類風濕患者晨練及散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