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患大腸癌的6類人群40歲起進行篩查
//hzlcwl.cn2009-10-20 09:43:14 來源:全(quan)民(min)健(jian)康網
近年來,大腸癌發病率呈明顯上升勢頭。專家指出,大腸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于患者戰勝病魔至關重要。因此,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等六類高危人群,應從40歲起每3年到5年接受一次大腸癌篩查,從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是記者從22日召開的“結直腸癌治療10年重大進展”專家研討會上了解到的。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和肛管癌。據上海腫瘤醫院蔡三軍教授介紹,有六類高危人群易患大腸癌: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消化道癥狀,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有大腸癌病史者;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如大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bing)、血(xue)吸(xi)蟲病(bing)患者;有大腸癌家族(zu)史(shi)的直系親屬;有大腸息肉家族(zu)史(shi)的直系親屬;有盆腔放(fang)療史(shi)者。
蔡三軍(jun)指出,從(cong)大(da)腸腺瘤(liu)發(fa)展到大(da)腸癌(ai)(ai)通常(chang)需要5年(nian)到10年(nian)時(shi)間。因此,大(da)腸癌(ai)(ai)的(de)(de)早(zao)發(fa)現(xian)、早(zao)治(zhi)療,對患者來(lai)說至關重(zhong)要。對于(yu)前(qian)面(mian)提到的(de)(de)高危(wei)人(ren)(ren)群(qun),專(zhuan)家(jia)推薦(jian)從(cong)40歲(sui)起每3年(nian)到5年(nian)接受一次大(da)腸癌(ai)(ai)篩查;其中有家(jia)族(zu)遺傳史的(de)(de)人(ren)(ren)群(qun),建(jian)議(yi)盡(jin)早(zao)前(qian)往(wang)大(da)的(de)(de)腫瘤(liu)中心就診;即使非高危(wei)人(ren)(ren)群(qun)也應從(cong)50歲(sui)起每5年(nian)到10年(nian)進行一次大(da)腸癌(ai)(ai)篩查。
“即使(shi)患(huan)上大腸癌,也(ye)要(yao)堅(jian)定戰勝病魔的(de)信心。隨著醫(yi)療(liao)水平(ping)的(de)不斷進步,大腸癌正成為治(zhi)(zhi)療(liao)效果(guo)比較(jiao)好的(de)腫瘤(liu)之(zhi)一(yi)。”據北京腫瘤(liu)醫(yi)院沈(shen)琳教(jiao)授介(jie)紹,從10年前(qian)只有氟尿嘧啶一(yi)種藥(yao)物可用,到今天奧沙利鉑、伊(yi)立替(ti)康等三大類新型化(hua)療(liao)藥(yao)物廣泛應用,治(zhi)(zhi)療(liao)手(shou)段(duan)日益豐富(fu);同(tong)時(shi),多學科(ke)綜合(he)治(zhi)(zhi)療(liao)的(de)應用,如(ru)術(shu)前(qian)、術(shu)后(hou)給(gei)予奧沙利鉑聯(lian)合(he)5-氟尿嘧啶和亞輔(fu)助(zhu)化(hua)療(liao),使(shi)患(huan)者生存期更長、生活質量更高。
“當然,我們還是要(yao)防患于未然。”來自廣(guang)東中山腫瘤(liu)醫院的(de)徐(xu)瑞華教授指出,通過合(he)理措(cuo)施(shi)可以有效預防大腸(chang)癌。最重要(yao)的(de)手段就是改變高(gao)(gao)、高(gao)(gao)、低的(de)飲食習慣以及早期(qi)發現大腸(chang)腺瘤(liu)等癌前期(qi)病變,通過積極干預,阻斷癌變過程。
在健康的組織中,信號可在細胞壁和細胞核之間暢通無阻地傳遞。然而,當某種蛋白質缺乏時,這種傳遞就會受到阻礙,從而導致細胞分裂,甚至產生癌變因子[[編輯推薦:治大腸癌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