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腫是個什么病這些你不知道的嚴重性!
乳腺囊腫是個啥病?
乳腺囊腫是乳腺科門診較常見的就診疾患之一,大約7~10%的育齡婦女內會長囊腫,40到50歲是發病高峰,絕經后發病率迅速下降。
大部分乳腺囊腫屬于乳腺正常發育和退化過程中的失常(ANDI)——準確的講是正常小葉退化過程中的失常,算不上一種疾病,乳腺小葉上皮組織的正常退化依賴于其周圍特異性間質的持續存在,間質消失的過早,上皮腺泡仍有殘留,則可能形成微小囊腫,或乳腺輸出管堵塞,則可能發展為大囊腫。
什么原因會長囊腫?平時飲食注意什么?
導致這種失常——乳腺囊腫形成的特別病因學因素尚不明確,有些間接的證據證實高雌激素表達是該病發生的直接或相關原因,如大于50歲女性應用雌激素類藥物改善更年期癥狀是囊腫形成的原因之一。
平時飲食應注意減少高蛋白和高雌激素食物、藥物的攝入,如海鮮、雪哈、蜂王漿、花粉、避孕藥、羊胎素等。
乳腺囊腫有那些癥狀?如何明確診斷?
患者常于無意或疼痛觸房時發現腫塊,腫塊摸起來表面光滑、活動、囊誘人,不過,如果囊內壓力很大,摸起來會較硬,像實性腫瘤。部分患者可能因囊內壓力突然增加或囊液外滲引起化學性炎癥而突發疼痛才注意到長了大囊腫。
B超和細針穿刺有助于明確診斷。
乳腺超聲顯示患者一側或雙側乳腺內見單個或多個無回聲區,無回聲區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壁薄光滑,透聲好,也有時可見分隔光帶,后方回聲增強或無衰減。當囊液外滲引起周圍組織炎性反應時,囊腫的超聲聲像會變得不典型(超聲科醫生稱之為復雜性囊腫)。乳腺囊腫應注意與實性占位疾病變鑒別。
乳腺囊腫如何處理?
目前大多數囊腫的治療是在超聲引導或直接行囊腫抽吸術,更多地是密切隨診。
如果乳腺囊腫的囊內液體抽取后肉眼為血性液(圖A),需行囊液細胞學檢查,如為非血性液(圖B),則結合醫生臨床考慮或患者意愿選擇行囊液細胞學檢查,如細胞學檢查結果提示有細胞異型、可疑惡性或惡性,則隨后需行腫物的切除活檢術。
如超聲檢查發現囊腫內存在實性占位,在送檢囊液細胞學檢查的同時需在超聲引導下對實性區域行核心穿刺活檢。
更多的乳腺囊腫選擇密切隨診,隨診內容包括專科醫生臨床檢查和乳腺超聲檢查,35歲以上的婦女加做乳腺高頻X線,隨診的目的主要是排除偶發的乳腺癌。
盡管囊腫是一個煩人之物,但囊腫幾乎不會造成相關的任何病變,而且需要明確的是囊腫雖有增加少許乳腺癌危險的可能,但其本身并不是癌前病變,所以基本沒有必要手術切除。
乳腺囊腫要謹記幾點:
乳腺囊腫是乳腺發育和退化過程中的失常,是病變(disorder)、不算疾病(disease);
乳腺超聲和細針穿刺基本可以對乳腺囊腫明確診斷;
乳腺囊腫囊內液抽取為血性液時需進行細胞學檢測;
超聲檢查發現囊腫內存在實性區域,需在超聲引導下對實性區域行核心穿刺活檢;
乳腺囊腫本身并不是癌前病變,基本不需要手術切除活檢;
盡管囊腫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危險很小,但對于女性而言,隨訪時也應接受常規的乳腺檢查,用來排除偶發的乳腺癌。